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1119年前郭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邵博, 沈军, 侯贵廷, 于晓辉, 戴训也, 尉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6 (1): 135-142.   DOI: 10.13209/j.0479-8023.2019.111
摘要1170)   HTML    PDF(pc) (22409KB)(357)    收藏
在充分收集和考证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地震史料隐含的约束条件。以石油三维物探、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和联合钻孔探测资料为基础, 结合地质和地貌调查, 研究1119年前郭地震的震中位置和发震构造。在1119年前郭地震的影响范围内, 发现一条区域内规模最大的晚更新世活断层——孤店断裂, 总长度约为66 km, 由两个连续性较好的弧型段组成, 钻孔资料显示其上断点埋深约为24 m, 存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断裂活动。经过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估, 认为孤店断裂可能是1119年前郭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灵山岛早白垩世构造应力解析及区域地质意义
李杰, 金爱文, 侯贵廷, 付文昭, 杨志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6): 1069-1077.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076
摘要1154)      PDF(pc) (2047KB)(972)    收藏

通过对灵山岛野外地质考察及总结前人资料, 并利用节理、岩墙和褶皱等应力感应构造的测量分析, 得出研究区早白垩世可能存在四期构造作用: 莱阳期NW 向伸展形成近海盆地, 莱阳期末期NW 向挤压反转作用, 青山期NW 向伸展裂谷作用和早白垩世末期NW 向挤压反转。灵山岛早白垩世两期伸展作用可能是分别对华北地区增厚地壳或岩石圈重力垮塌和岩石圈拆沉的响应, 而两期挤压反转作用可能是研究区由伊泽奈崎板块NW 向俯冲消减向太平洋板块NW 向俯冲过渡的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库车东部碎屑岩地层曲率对裂缝发育的影响
赵文韬, 侯贵廷, 鞠玮, 任康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6): 1059-1068.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066
摘要1095)      PDF(pc) (1916KB)(1106)    收藏

为了研究地层曲率对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 以库车东部中?下侏罗统至三叠系碎屑岩地层为例, 选取其中3 个褶皱或与断层相关褶皱(比尤勒包谷孜背斜、克孜勒努尔沟断层转折褶皱和阳霞煤矿牵引褶皱)为测量剖面, 进行构造裂缝面密度测量和地层曲率统计。结果表明: 地层曲率会影响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 在同一地层中, 曲率大的位置比曲率小的更容易发育裂缝, 并且裂缝密度与地层曲率之间呈正线性关系。从固体力学角度对地层曲率影响裂缝发育的力学机制进行探讨, 认为裂缝密度与应力分布密切相关, 而应力与曲率呈正比例关系, 因此裂缝密度与地层曲率呈线性关系, 此结论对于弹性和塑形挠曲都成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层厚与岩性控制裂缝发育的力学机理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赵文韬, 侯贵廷, 张居增, 冯胜斌, 鞠玮, 尤源, 于璇, 詹彦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6): 1047-1058.   DOI: 10.13209/j.0479-8023.2015.064
摘要1169)      PDF(pc) (1328KB)(1112)    收藏

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延长组长6~7 段为例, 重点研究层厚和岩性控制构造裂缝发育的规律, 并对其裂缝面密度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 层厚影响构造裂缝发育, 薄层比厚层更易发育构造裂缝, 这与不同层厚中裂缝尖端应力集中情况不同有关。在一定厚度范围内, 裂缝面密度与层厚之间有幂指数关系; 当厚度超过临界值(约250 cm)时, 裂缝面密度基本上不变。在相同层厚和不同岩性条件下, 裂缝面密度由小到大依次为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和页岩, 即在相同构造环境和等厚地层情况下, 碎屑岩粒级越小, 面密度越大, 构造裂缝面密度与岩石粒径之间呈负幂指数关系, 这与不同粒级的颗粒间应力不同有关。通过多元分析和力学机理探讨, 认为本区控制裂缝发育的两个因素中, 层厚是主控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塔中地区新近纪构造作用下寒武系应力场模拟与裂缝预测
张鹏;侯贵廷;潘文庆;齐英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DOI: 10.13209/j.0479-8023.2014.178
6. 库车坳陷依南-吐孜地区阿合组砂岩构造裂缝评价
鞠玮,侯贵廷,黄少英,任康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99)      PDF(pc) (1952KB)(314)    收藏
以测井资料为基础, 计算构造裂缝孔隙度; 然后根据构造裂缝发育会导致岩石强度降低的基本理论, 定量描述岩石杨氏模量的变化对构造裂缝发育情况的影响, 提出基于构造裂缝孔隙度和岩石杨氏模量两个参数所构建的“裂缝评价指标( f )”, 并划分构造裂缝发育的级别, 对库车坳陷依南-吐孜地区下侏罗统阿合组低孔低渗砂岩构造裂缝的发育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在平面上, 依南-吐孜地区下侏罗统阿合组砂岩构造裂缝在依南2井地区构造裂缝级别相对较高, 构造裂缝较为发育; 在垂向上, 阿合组上部砂砾岩夹泥岩段构造裂缝的发育级别相对较高, 构造裂缝较为发育。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塔里木盆地震旦---寒武系白云岩储层构造裂缝有效性研究
张鹏,侯贵廷,潘文庆,齐英敏,陈永权,张庆莲,孟庆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03)      PDF(pc) (4477KB)(269)    收藏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震旦?寒武系白云岩储层构造裂缝的测量、统计和研究, 结合岩芯观察和测井数据分析, 认为构造裂缝对白云岩的原生孔洞和部分次生孔洞起一定的连通作用, 对白云岩储层起一定的改造作用。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牙哈地区、英买力地区和巴楚地区4个区块构造裂缝有效性与开度和倾角的关系研究后认为, 塔里木盆地震旦?寒武系白云岩开度较窄的裂缝和高角度裂缝的有效性较高, 该类构造裂缝对白云岩储层起良好的改造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Muglad盆地形成力学机制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张庆莲,侯贵廷,潘校华,万伦坤,刘计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10)      PDF(pc) (474KB)(290)    收藏
以早白垩世Muglad盆地的地质背景为基础, 运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对应力场的分析, 为盆地形成的力学机制提供依据。模拟结果表明, Muglad盆地是受走滑作用和拉张作用共同影响形成的被动裂谷盆地, 指示Muglad盆地是在中生代泛大陆裂解的大背景下, 在非洲大陆的走滑作用和拉张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育的, 而不是简单地由走滑作用诱导形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中条山西南地区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舒武林,侯贵廷,王传成,肖芳锋,李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 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的分形分析
鞠玮,侯贵廷,肖芳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 新疆柯坪地区碳酸盐岩对构造裂缝发育的影响
张鹏,侯贵廷,潘文庆,琚岩,张庆莲,李乐,舒武林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04)      PDF(pc) (2564KB)(442)    收藏
针对柯坪大湾沟地区白云岩、颗粒灰岩、泥晶灰岩和颗粒泥晶灰岩4种碳酸盐岩, 选取4个剖面, 对其构造裂缝发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裂缝面密度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白云岩、颗粒灰岩、泥晶灰岩和颗粒泥晶灰岩, 即在相同构造环境下, 白云岩最容易产生构造裂缝。同时发现质纯粒粗的碳酸盐岩(如颗粒灰岩)相对脆性大, 比泥质细粒的碳酸盐岩(如颗粒泥晶灰岩)更易发育构造裂缝。最后对碳酸盐岩裂缝面密度与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构造应力场解析
肖芳锋,侯贵廷,王延欣,李乐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39)      收藏
通过构造地质演化分析, 将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二叠纪以来具有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为 3 期: 二叠纪末、侏罗纪末( 或延续到早白垩世末) 和新近纪以来。根据岩墙、节理、擦痕、褶皱与断层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 得出准噶尔盆地及周缘三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分别为北西西-北西向、近南北向, 北北东向。基于对新近纪以来准噶尔盆地构造应力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 进一步对整个盆地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盆地边界几何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呼和浩特区内活动断层的超低频电磁波探测研究
姚卫浩,侯贵廷,郭文生,刘锡大,王树元,孙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68)      收藏
呼和浩特地区发育多条活动断层, 属地震高烈度带。对研究区内的活动断层采用超低频电磁探测方法, 通过对探测数据进行高精度处理、图像精细解译, 初步厘定呼和浩特市新华广场断裂、小黑河断裂和大黑河断裂3条主要活动断层的位置、断距、性质、活动性, 为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防震减灾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大黑河断裂最大断距与最小断距相差为110 m, 小黑河断裂最大断距与最小断距相差为60m, 新华广场断裂最大断距与最小断距相差为64m, 判定大黑河断裂在新近纪末的活动性最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鲁西岩墙群侵位机制的磁组构研究
李乐,侯贵廷,王传成,王延欣,肖芳峰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31)      收藏
在华北克拉通东部鲁西地区广泛发育大规模的中元古代基性岩墙群, 侵位于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内, 以近南北走向为主。通过岩墙群的岩石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认为鲁西地区岩墙群属于轻稀土略富集型, 岩墙群的岩浆源自富集型地幔, 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岩墙群的构造形态和流动构造表明鲁西基性岩墙群是基性岩浆侵位到先存的张性破裂中的产物, 岩墙自北部向南部侵入。磁组构的最大长轴方向与岩墙中线的夹角指示岩墙流动方向为自北向南, 进一步说明鲁西岩墙群是向南侵位的。另外, 结合鲁西岩墙群与燕辽拗拉谷的时空关系分析, 鲁西岩墙群很可能是来自中元古代燕辽-中条拗拉谷底部富集地幔型岩浆从北向南侵位到先存破裂中形成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深部地质信息的超低频电磁探测研究
张泽勋 侯贵廷 秦其明 李培军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822)      收藏
对被动式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的场源问题、噪声的滤除,以及超低频电磁波与地下物质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和实验。零磁场实验表明传感器在地面接收的超低频电磁波来 自地下地层等地质体的辐射。由于场源和探测环境的复杂性,对传感器接收的原始超低频电磁波数据进行软、硬件滤波处理,消除工频干扰和随机噪声,得到了干扰影响小的探测曲线。塔里木塔参1 井的探测试验表明,被动式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探测深部地质信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大庆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储集性控制因素分析
王传成,侯贵廷,李江海,刘文龙,贺电,刘守偈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487)      收藏
为预测大庆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储层有利相带的分布,对火山岩储集性的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岩芯和薄片观察表明,原生孔隙是火山岩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次生孔隙是储集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火山岩孔隙类型的统计,结合对岩芯物性的对比分析,发现控制火山岩储集性的主要因素有火山岩岩相、构造裂缝和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等。不整合面下方火山机构地貌突出且火山岩溶蚀强烈的部位应该成为今后重点勘探的区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塔北隆起中西部新近纪末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王延欣,侯贵廷,李江海,潘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21)      收藏
根据油田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分析,建立了新近纪末塔北隆起中西部平面与剖面地质模型,通过线弹性有限元方法的计算,得出该地区应力场模拟结果。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表明,区域性南北向挤压应力控制了整个塔北隆起中西部新近纪末的构造应力场;研究区内牙哈断裂、轮台断裂、红旗断裂、英买7断裂在新近纪末为压扭性断裂,并具有左行走滑分量,喀拉玉尔滚断裂为右行走滑断裂,羊塔克断裂为纯压性逆冲构造;在区域挤压应力作用下,受主干断裂影响形成的局部构造应力场控制了局部次级构造类型的产生;从剖面应力场模拟结果来看,最大主应力方向在中央断隆区由水平变为倾斜,垂向应力分量变大,是导致压拱构造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与沉积响应
杨圣彬,郭庆银,侯贵廷,孙晔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22)      收藏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沉降史的分析可知,晚三叠世—白垩纪,由于中三叠世巴颜喀拉地体、晚三叠世羌塘地体、中—晚侏罗世拉萨地块、白垩纪冈底斯地体连续向北增生、碰撞以及燕山期伊佐奈岐板块的俯冲,盆地西缘北段的响应显示为陆内前陆盆地的特征。受地体碰撞的影响,盆地西缘造山带发生幕式构造运动,从而导致盆地沉降也发生幕式变化。造山带每次挤压逆冲均导致相应的前陆盆地沉降和沉积物充填,并直接控制前陆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新生代火山岩K-Ar地质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杨默函,侯贵廷,史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74)      收藏
辽河盆地是中、新生代发育起来的裂谷盆地,东部凹陷是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发育大量火山岩。通过对东部凹陷测得的28个火山岩样品K-Ar年龄数据,结合区域火山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比前人曾发表的K-Ar年龄数据,将本区新生代火山活动分为房身泡、沙三、沙一和东营4个时期,始于65Ma,并在42~38Ma和32~25Ma经历2个活动高峰期。这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乃至中国东部新生代裂谷活动研究,增加了同位素年代学方面的有力证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辽河油田黄于热地区火山岩储层物性评价
史艳丽,侯贵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76)      收藏
通过火山岩的常规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和裂缝密度分析,结合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辽河油田黄于热地区的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认为该区火山岩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玄武岩、辉绿岩、凝灰岩和粗面岩,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为次生的构造裂缝和溶蚀孔缝。实际试油结果表明裂缝密度、孔隙度、渗透率3个参数结合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区储层的好坏,其中裂缝密度是评价储层质量的主要依据。裂缝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断裂活动控制着储层中裂缝的发育。最后提出了对辽河油田东部坳陷常规物性较差的储层评价分类的参考方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1. 1730年北京西郊6.5级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华金玉,侯贵廷,刘锡大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972)      收藏
在前人研究1730年北京西郊6.5级地震的基础上,综合井孔、电磁和重力资料,经分析初步确定了青龙桥—七里渠活动断层和沙河断陷南缘活动断层的存在及其位置、规模和基本特征,认为这两条活动断层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其中青龙桥—七里渠断层在此次地震中起主导作用。对这两条活动断层的形成机制作了简单的力学分析,认为青龙桥—七里渠活动断层应该向南北继续延伸。这些活动断层和震中位置的确定,有利于首都地质灾害防治和城市建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2. 岩墙群圆柱状节理的发现和成因机制探讨
侯贵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28)      收藏
在鲁西地区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内发育一种罕见的原生圆柱状节理,由同轴圆柱状节理和放射状节理组成,垂直于岩墙走向,沿岩墙走向排列,是一种指示岩浆水平侵位的流动构造。岩墙发育圆柱状节理表明出露的是岩墙的顶部,反映基性岩墙群侵位时岩浆具有黏滞性剪切作用的流变学特征。柱状节理长轴的倾伏向垂直岩墙的两壁,可以反映岩墙的产状。岩墙圆柱状节理的倾伏角反映了岩墙所在地块的掀斜程度。岩墙发育圆柱状节理表明岩墙侵位时地块已经处于上地壳脆性构造环境,中元古代鲁西地区是一个脆性伸展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3. 砂体非线性分布的定量研究方法
侯贵廷, 王文明, 杨默涵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75)      收藏
介绍了分形几何学和分形地质统计学,并以大庆榆树林油田的砂体精细定量描述为例,利用分形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大庆榆树林油田砂体的分形分布进行了定量表征,为油田开发中的砂体非线性分布的数学定量表征提供了一种比较实用和可行的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4. 渤海中部磁性层析成像的初步研究
侯贵廷, 钱祥麟, 史謌, 刘长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556)      收藏
渤海中部是中国东部岩石圈最薄的地区之一,走滑作用和伸展作用十分强烈,同时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发育火山岩和侵入岩,在本区表现为一些明显的磁异常高。通过对渤海中部的磁化强度数据进行层析成像分析,结合渤海湾盆地的区域地质和地震剖面的分析,反演引起渤海中部磁异常高的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性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5. 济阳坳陷中、新生代断裂活动强度研究
衣学磊,侯贵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20)      收藏
济阳坳陷是非烃气藏的富集区。这些气藏与火山活动有密切的成生关系,同时火山活动与断裂活动也有密切的关系。济阳坳陷内断裂活动极为发育,通过断层生长指数等的分析,推断中生代断裂以北西向为主,新生代则兼有北西向、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上述断裂发育特征反映了该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在中生代是左旋的剪切应力场,在新生代则是右旋的剪切应力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6.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代岩墙群形成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侯贵廷,钱祥麟,李江海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614)      收藏
华北克拉通中部广泛发育中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这些岩墙群未变形和未变质,侵位于先存破裂中,成为恢复华北克拉通中部中元古代构造应力场的显著标志。克拉通北部地块的镁铁质岩墙群为张剪性,而中部和南部地块为张性。根据华北克拉通中部中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群的分布和成因机制分析,来恢复模拟中元古代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镁铁质岩墙群在中元古代形成于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与横穿华北克拉通中部的燕辽-中条拗拉槽系的伸展作用有一定的联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7.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侯贵廷, 钱祥麟, 蔡东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40)      收藏
根据中生界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和控盆断裂分布分析,中生代晚期晚侏罗—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平移导致郯庐断裂带以西自北向南发育了3个北西向断堑系,即北部的渤海断堑系、中部的济阳断堑系和南部的鲁西南断堑系。从区域资料综合分析,渤海湾盆地的基本格局是早第三纪以来的新生代盆地格局。渤海湾盆地的形态、构造和沉积特征及热流值分布表明该盆地在新生代为拉分盆地。根据渤海湾盆地的各个坳陷内新生代各时期的地层分布、沉积厚度和控盆边界断裂在各时期的空间位置以及活动性质综合分析,恢复了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格局。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沉积分布特征表明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8. 超长电磁波遥测技术在渤海深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侯贵廷, 衣学磊, 钱祥麟, 赵维明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29)      收藏
根据渤海西岸和渤海中部两口探井的探测和对比实验分析,利用超长电磁波遥测技术可以根据已知探井的探测对比分析预测新探井的岩性界面,协助井位的选址和设计。另外,利用超长电磁波的探测技术可以从剖面和平面上对远景区进行普查性探测,编制远景区的构造图。根据塘沽-大连探测的超长电磁波频谱曲线剖面对比分析,证实引起渤海中部重磁异常高的地质体可能是基性超基性岩体。渤海中部地区的岩浆活动为本区的有机物成熟提供了热机制,因此,渤海中部地区可能是渤海深层天然气的勘探远景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9. 渤海湾盆地形成机制研究
侯贵廷, 钱祥麟, 宋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966)      收藏
从渤海湾盆地的几何形态、盆地边界的走滑构造和内部的伸展构造分析,结合盆地的沉积特征和深部地质特征的研究,提出渤海湾盆地的拉分构造成因模式。渤海湾盆地可以划分为三个构造区带:东、西两个走滑构造带和一个中部拉分构造区。从渤海湾盆地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分析,渤海湾盆地是一个新生代早第三纪始新世形成的走滑拉分盆地。这个走滑拉分盆地的中部发育伸展构造,这些伸展构造是由走滑作用派生而来的。中生代就已存在的东西两个走滑构造带是新生代形成渤海湾走滑拉分盆地的基本地质条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0. 济阳坳陷二氧化碳气田的成因机制研究
侯贵廷,钱祥麟,宋新民,范亮星,徐寿根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789)      收藏
二氧化碳气田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飞烃类天然气田,弄清其成因成藏规律,对进行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成因、地质条件及成藏的大地构造背景分析对济阳坳陷二氧化碳气田进行详细研究。根据二氧化碳气田气体组分和碳同位素分析,认为济阳坳陷二氧化碳气的成因为幔源-火山岩浆型。根据二氧化碳气田的分布,对比火山岩和断裂的时空分布,认为本区二氧化碳气与新生代中晚期的火山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北西向石村断裂为二氧化碳气的区域性运移通道,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为局部控藏构造。从大地构造背景分析,济阳坳陷东侧的郯庐断裂带可能是本区携带幔源二氧化碳的岩浆源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